

商洛市中小学影视教育工作进展情况
发布 : 2014-10-27 10:27:46 来源 : 商洛市教育局
商洛市现有中小学校862所,在校学生329506名,其中高中24所、学生56705名,职业中学10所、学生28825名,初中147所、学生87702名,小学681所、学生156274名。
2010年,按照省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文化厅、广电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我市中小学影视教育工作在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在省励志校园数字院线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从2010年秋季开学正式启动,按照每学年放映爱国主义优秀教育影片4-6部的要求,扎实推进中小学影视教育工作。到目前累计放映爱国主义优秀教育影片6533场次,受教育学生达130.28万人次,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据统计2010年秋季全市中小学影视教育普及率仅为48.65%,到今年上半年全市中小学影视教育普及率达到83%, 普及率最低的一个县为50%,四个县达到了90%以上,最高的达到97%。
一、主要特点
一是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省教育厅于2010年8月在西安召开全省中小学影视教育启动仪式,分管厅长与地市教育局领导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市教育局领导高度重视多次专题研究我市中小学影视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协调解决实施工作中的问题,安排部署影视教育工作,2011年6月召开了全市中小学影视教育工作座谈会,专题研究中小学影视教育工作;各县区教体局领导将中小学影视教育列入议事日程,制定下发实施办法,抽调、培训工作人员,将影视教育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县区教体局与各校校长签订了影视教育工作目标责任书,把中小学影视教育工作纳入校长任期目标责任考核,确保了影视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陕西励志校园数字院线公司大力支持。经过省、市、县的多次沟通和协商,由陕西励志校园数字院线公司为各县区电教中心免费提供了中小学影视教育放映设备11套(充气大棚、数字放映机等);免费提供了教育部批准的爱国主义优秀影片;还筹措资金,垫资按揭为县区电教中心配备了中小学影视教育用车;及时为中小学影视教育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技术服务;积极组织影评活动和基层放映员学习培训活动,充分发挥了影视教育的育人功能,提高了基层放映员的技术水平,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是发改委、财政、文化、广电部门全力支持。在组织管理、片源与放映、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确保了中小学影视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是各中小学校全力配合。各中小学领导都能站在立德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认识中小学影视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把影视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列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作为每个中小学生的“必修课”;按照县区的要求,合理安排放映时间,积极开展影评活动,把影视教育与德育教育、与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影视教育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对影视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使影视教育与教育教学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及时结算影视教育费用,有力的保彰了影视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是电教部门积极工作。按照省、市的要求,市电教部门先后召开了7次会议研究中小学影视教育实施工作,讨论拟定了《全市中小学影视教育流动影院设备管理制度》、《中小学影视教育流动影院工作职责》、《中小学影视教育流动影院工作人员职责》、《中小学影视教育流动影院工作人员纪律》、《中小学影视教育流动影院工作流程》、《中小学影视教育流动影院安全制度》、《中小学影视教育流动影院安全须知》、《中小学影视教育流动影院安全预案》、《中小学影视教育流动影院影评工作制度》、《中小学影视教育费用管理制度》、《中小学影视教育流动影院影视教育秩序册》等规则、制度;组建影视教育放映队伍7个,影视教育工作人员19人,开展了影视教育工作人员技术培训。
县区电教部门精心组织、克服困难、积极开展影视教育放映工作。(1)合理安排电影放映日程。每学期开学初,县区电教中心结合学校分布特点,认真做好影视放映日程安排,使学校能够根据放映时间和影片内容合理安排与之相关的德育教育活动。同时,尽可能缩短影视放映人员下乡行程,不走“回头路”。(2)认真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放映人员每到一校,都要详细了解学生从上下楼梯、进场退场到观看电影的整个过程中是否安排有足够数量的教师跟班、全程陪同;楼梯转台处等危险角落是否安排有教师值守;电影放映过程中学校大门、校园内是否安排有保卫人员巡逻;学校是否与当地电力部门取得联系,确保电力畅通。每次电影放映前,都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使学生明确安全须知和突发事故应对办法。从每一个细节入手,明确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安全管理任务。(3)灵活选择放映方式、放映地点、放映时间与放映内容。在选择放映方式上,结合校点布局广、学生人数少、农村电力供应不够正常、安装充气大棚费时费力、很多家长迫切要求与孩子共同观看电影的实际,没有选择在充气大棚内放映的方式,而是采用露天放映或在学校礼堂中放映。在选择放映地点的上,中学和小学离得很近的地方,一般把放映地点选在中学,让中学和小学一起观看;离得远的地方,中学和小学分开放映。有能够容纳全校学生的礼堂的学校,在学校礼堂放映;没有礼堂的学校,在学校操场上放映。在选择放映时间上,尽可能为学生着想,避开严寒与酷暑等恶劣天气,安排在气温适宜的季节进行。有礼堂的学校,安排在白天放映,没有礼堂的学校,则在晚上放映。在选择放映内容上,广泛征求学校意见,让各校分别根据城镇和农村学生的不同精神需求,选择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影片,使学生看完电影后产生更强烈的心灵震撼。(4)认真按规程操作放映。从银幕的安装、音箱的摆放到数字放映机的调试等每一个环节无不体现“细心”二字,从而达到最佳影视放映效果。
拓展教育功能,发挥育人效益。(1)在每次电影放映前安排好影评任务。使学生带着任务去观看,用心去感受,用心去领悟,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2)及时组织开展主题影评活动。影片观看结束后,各年级、各班级都会根据影片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确定一个影评活动主题,及时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影评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的感悟得到升华。(3)重视利用影视作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将影片中的故事根据自己的理解编写小剧本和同学们一起排练出来;或几个学生一起分角色表演影片中的故事内容;或引导学生改编影片故事内容进行故事的再创造。还结合课外活动来深化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养成积极的道德情感。(4)把影视教育与各科知识学习进行有机结合。
二、基本经验
通过中小学影视教育工作的开展,我们得到了以下经验:
一是各级重视是干好工作的前提。实践证明,无论什么事,领导重视了就搞得了,也搞得好;不重视,再容易的事也搞不好。只有各级重视,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使教育系统领导干部都能充分认识开展中小学影视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高度重视中小学影视教育工作,从而为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不畏困难是干好工作的关键。在开展中小学影视教育工作初期,也遇到了部分社会群众、部分教师、个别学校不理解、不支持的问题。通过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通过让学生家长陪同学生观看电影等办法,使意见得到统一,认识得到提高。县区电教中心在原有工作不减少、人员不增加,又承担起中小学影视教育工作任务的情况下,电教中心一班人不等不靠,把原有工作与影视教育工作统筹安排,合并进行。在开展影视教育工作的同时,对各校电教工作进行一次检查指导,对电教设备进行一次上门维修,对电教设备管理员进行一次当面培训。工作中不畏困难、积极应对,使中小学影视教育工作克服了认识不够统一、人力严重不足、经费非常紧张等困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是开拓创新是工作的不竭动力。不论是在放映时间、放映地点的选择上,还是在放映方式、放映内容的确定上,以及在影评活动的开展上都能结合实际、实事求是、大胆创新,从而使中小学影视教育工作能够稳步实施。
三、主要问题和建议
一是播放方式有待改进。按照现有设备和人员,每学期放映3部影片、每周工作5天、每天放映2场来算,有些县区也完不成任务。当今是信息时代,网络信息四通八达,加上各中小学都建有计算机网络教室且接入了互联网,很多影片师生通过上网就能直接观看。因此,影视教育工作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开展。建议省上将优秀影片加密放到励志院线网站上,各校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互联网来放映,县上组织人力定期督促检查各校放映情况。这样既省时省力又降低了成本,还有力的保证了放映员和设备在往返途中的安全,可谓一举多得。片源选择也要注重质量,贴近学生实际。
二是费用收取方式需要改变。建议学生影视教育费用由省上从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中直接扣除,下拨到市、县电教部门。这样,即减少了程序,又降低了各县区收费的难度。
三是确保必要的工作经费。我市学校分布广,学生人数少,山大沟深、路途遥远,燃油费、车辆维修保养费、车辆保险费及放映工作经费等费用支出很大,仅靠省上返还的影视教育费难以满足工作需要。因此,建议上级有关部门争取专项经费,并根据不同地域、结合工作实际给基层电教中心拨付足够的工作经费。
四是部分县区、基层学校主动性差。特别是城区和高中学校不积极、不主动配合影视教育,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建议省上制定必要的刚性要求,落实中小学影视教育任务。
五是影视教育安全问题令人担忧。因无编制,基层放映人员基本上是借调的基层教师,管理难度大。特别是放映人员路途的车辆安全、人身安全没有保障;大棚放映学生的安全令人担忧,需要有相应的措施予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