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动态 >首页

重视影视教育培养电影思维

发布 : 2011-11-25 16:15:45     来源 : 陈霞(金华教育学院)

    摘要:影视艺术对大学生的影响力非常大,影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非常突出。目前影视艺术教育不仅教学设备落后、学科地位很低、师资队伍匾乏 ,而且“影视文学”的观念在误导影视教育。要加大投入 ,重视高校影视教育 ,确立全新的影视教育观 ,做好影视教育的继续教育工作 ,并争取影视教育合理的学科地位以及社会的支持。
    关键词:影视教育电影思维学科地位
    中图分类号 : G40 -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9410(2006) 03 -05
    在电影诞生以前 ,还没有哪一种艺术能如此地走近大众 ,与大众一起狂欢 ,把艺术彻底大众化、通俗化、商业化。历史悠久的文学如诗歌、小说等在今天的青少年面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 ,伴随他们成长的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艺术样式 ——影视。当前 ,我国在校的大中小学生,基本上是在电影银幕/电视屏幕前长大的 ,是在浓厚的影视文化氛围成长起来的。据 2002年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 ,北京市的家庭里 ,表示“天天看电视”的儿童有 64. 2%,“经常看电视”(每周 3-6天)的有 19. 5% ,“偶尔看电视” (每周 2天以下)的有 14. 5%,“不看电视”的只有 1%。[1 ]影视无时不在 ,无处不有 ,无所不包 ,它打破了地域、民族、文化和职业等所有的界限 ,所有人都能同聚一个电影院 ,同享一个银幕/屏幕。正如美国乔治 ·格伯纳博士所说 :“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现象 :如此众多的不同种族的人从幼儿园到疗养院 ,从贫民区到高楼大厦 ,他们都在享有共同的文化传统中的信息和图像 ,而且那些被编出来的故事尽管未经证实却都那样的深入人心。”[2 ]“超级女声”的火爆、“网络扫墓”“电子月饼”的流行等都说明了影视文化已经广泛渗透到各个社会领域 ,对人们的生活观念、行为和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很强的社会影响。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 ,影视课程陆陆续续地登上了我同一些高校的神圣殿堂。1982年 8月 ,在当时国家教委的直接关心和支持下 ,由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联合在北京举办了“第一期全国高校电影课教师讲习班”,并在这讲习班期间成立了“中国高等院校电影协会” (即现在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协会)。以后由国家教委牵头并发文 ,每两年举行的年会 (今年已经是第十届),已经成为检阅中国高等院校影视传播教育成果、交流影视教育经验、进行影视学术探讨、培训影视教育师资的基地。至此 ,中国高等院校终于结束了“八年以前 ,我国开设电影课程的学校除一所专门的电影学院外仅有一所”[3 ]的局面。1985年 ,国家教育部文件指出:“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中文系 ,应把电影课作为重要选修课 ,正式列入教学计划。”[4 ]如今 ,据不完全统计 ,在我国 1032所全日制高校中 ,已经有近 300多所高校开设了影视类课程 ,还有一些高校成立了电影电视研究机构 ,甚至设置了本科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 ,其归属也从单一的中文系扩展到艺术系、新闻传播系等。
    这的确令人振奋。但如果与美国等国家去比较的话 ,我们就容易看出自己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十分巨大的。仅据1977年不完全统计 ,便有 1000多所开设了电影电视课程,主修或选修的学生达10万名。到1981年,有600多所大学设置了影视专业,攻读学位的数万人,可以分别授予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有100多所大学可以授予影博士学位。大家都明白 ,美国的电影电视企业再发达 ,也容纳不了每年成千上万的毕业生。很显然 ,美国大学影视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培养专职的影视工作者 ,而是将影视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加入大学文化教育的综合体系中 ,使学生掌握影像文化多维的视听思维方式 ,掌握更为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 ,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影视专业知识已经成为美国文科大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我国当前的高校教育 ,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 ,对大学生的影视教育并没有给子足够的重视 ,除了几所培养专职影视工作者的院校外 ,全国高校开设的影视教育课 ,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是现代教育技术 (以硬件使用为主 ,对音乐和影像的作用涉及甚少 ,有的根本不提 );二是影视作品欣赏 (作为一门选修课 ,似乎也只有中文专业开设 ,由于种种原因 ,选修者也寥寥无几 )。[5]据了解 ,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师范分院 ,影视教育课是人文系一门选修课 ,选修人数每年 50人左右。至于在本校 ,影视教育课一直也是中文系的选修课 ,课程名称为《影视文学》 ,从 2004级学生开始改为全校的公共选修课 ,课程名称暂时定为《著名影视》 ,选修的学生人数不是很多。
    其实 ,让人担心的还有影视教育的教学设备的缺乏、教材建设的落后、师资队伍的匮乏 ,更让人忧虑的是教师本身电影观念的偏狭 ,他们的 “影视文学”的观念在严重地拖着影视教育的后腿。
    教学设备的简陋问题。如今的电影课只能在学多媒体教室上课,播放的是VCD、DVD等碟片,稍微懂得一点电影常识的人都知道,电影在电影院播放才对得起那花了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做出来的声音、画面等。比如同样一个江涛滚滚、洪峰咆哮的场面,在银幕上,观众能充分感受到那种“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气势,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而投放到多媒体教室的小银幕上,仿佛只是一个大锅烧开的沸水,更不用说那种音响效果了。可是,由于学校经费有限,加上现在电影票价昂贵,学校不可能组织全体同学去电影院看电影(现在看电影都是个体行为,以前的群体行为一去不复返了) ,只能在多媒体教室上电影课。而现在网络又特别发达 ,大学生很少买票看电影 ,都是在电脑上看。问卷调查显示 :学生在电脑上看电影的占 79 % ,在电影院看电影的只占17 %。
    教材建设的落后问题。如今 ,专门针对大学生影视教育的教材还真不少 ,但基本上是同一个模式 ,以讲述中外电影史 /电视发展史、影视艺术特性、电影理论为主 ,理论性特别强 ,真正讲解电影鉴赏的篇幅很少 ,并且基本上没有影评可以参考。这种教材在笔者看来 ,用以培养专门的影视工作者还可以 ,如果用以一般大学生的影视教育 ,只是想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意识的话 ,还有待商榷。笔者目前比较认可的国内的教材是陈旭光的《电影艺术讲稿》 ,理论知识浅显易懂 ,又有大量的实践 ,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本书是课堂讲义的实录 ,注意的是现场性和生动活泼的效果 ,故在系统性、科学性等方面可能会有异于正规的教材。”[6 ]
    师资队伍的匮乏问题。除了几所培养专职影视工作者的院校外 ,全国高校影视教育的教师基本是中文系的教师 (新闻系除外 )。浙江大学中文系 (原杭州大学中文系 )在 1993年开设第一个汉语言文学影视方向班 ,所有的教师都是当时系里的现当代文学教师。据笔者了解 ,这个状况一直延续到现在。又据了解 ,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师范分院 ,只有 1位教师开影视鉴赏课。在本校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目前也只有本人 1人从事影视教育工作。
     而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 “影视文学”观念的误导问题。目前 ,许多影视教育的老师仍旧停留在 “影视文学”的概念上 ,这种局限性是非常让人担在交叉的那一在交叉的那一忧的。比如本校一开始的课程名称就叫《影视文学》。当我们仔细去审视一下 ,从广阔的教育观去思考的话 ,不难发现 ,在目前的影视教育实践中陷入了一个误区 ,那就是仅仅把其视为语文课程的延伸 ,单纯地作为影视思想艺术的评价课程 ,在此思想的指导下 ,影视课往往是教学生如何欣赏、如何评价 ,无论是从思想认知上的理解 ,还是书面表达上的评论写作 ,其着眼点几乎都仅仅停留在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其实影视与文学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艺术形式,它们当然有联系,但有本质的不同。就如美国电影理论家乔治·普鲁斯东指出的那样:“小说与电影像两条相交叉的直线,在某一点上重合,然后向不同的方向延伸。在交叉的那一点上 ,小说和电影几乎没有区别 ,可是当两条线分开后 ,它们就不仅不能彼此转换 ,而且失去了一切相似之点。 ”[7 ]电影是 “第七艺术” ,它从文学中吸取了很多有益的东西 ,从某种程度上讲 ,文学对于电影有一种决定性的意义 ,因为影视剧本被称为 “一剧之本”,正如美国导演威廉 ·惠勒所说:“一个导演也许能把影片拍得比剧本好一点 ,但他却不可能靠某种导演的魔法把一个坏故事变成好故事。”[8 ]所以 ,文学与电影的相似性有很多 ,如它们都是时间艺术 ,都是在时间的流动中叙述故事、展开情节、表现人物的 ;它们都以叙事与抒情为两大手段 ;都常用戏剧化冲突的方式来叙事 ..但是它们的本质区别非常明显 ,主要体现在各自的叙述语言上 :文学的语言是文字 ,影视的语言是影像。文字是静态的 ,并且是一种线性阅读 ,它与艺术形象是间接的关系。阅读文学作品时 “需要读者强大想像力的发挥 ,语言符号刺激着读者的大脑 ,读者迅速地把语言词汇化为一个个的心理表象 ,并进行积极的分解和重组 ,从而形成新的表象 ,在脑海中形成一种形象感”[9 ];影视的语言是直观的运动着的影像 ,即视听语言 ,它是影视艺术最根本的特性 ,观众对影视作品的理解是对画面与声音的同时感受。两者语言的不同决定了鉴赏时方法的本质的不同。所以说 ,在“影视文学”这种偏狭的观念指导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 ,显然是不足以胜任影视的创作、研究、教学的 ,那是一件误人子弟的事情。它不但阻碍着影视艺术的发展 ,也会将大学影视教育引向歧路。目前我国基本上是在师范类院校开设影视教育课,这些在校大学生明天就是中小学校的教师,如果他们在大学期间没有接受良好的影视教育,没有正确的影视教育观,那么受影响的是数千万的中小学生。
    再联系上面讲到的教材建设问题,我们在网络里输入关键词“电影文学”进行搜索,诸如《电影文学浅谈》、《电影文学的技巧》、《电视文学概论》、《中国当代文学影视文学》、《电影文学引论》等教材的名称就纷至沓来。有一本教材的名字直接叫做《影视文学教程》它虽然承认“影视文学并不就是影视艺术”,但它又主张“由影视文学入手去了解影视艺术不无优越之处”。[10 ]笔者不敢苟同。
要使影视教育目前面临的窘状能逐一解决 ,我们不仅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 ,改善教学设备 ,大力引进人才 ,重新编写影视教育的教材 ,还需要确立正确的影视教育观 ,要以培养学生电影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 ,提高审美意识。
    1.深刻认识影视教育功能 ,着重培养影视思维能力
    1. 1影视对大学生有很大的教育功能。优秀影视作品能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综合素质 ,而不良的影视作品其误导作用也是相当大。
    影视对人们的影响已到了无法回避的地步 ,它的教育作用越来越被看重。一部好的影视作品 ,能提高大学生甚至是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程度 ,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心灵的洗礼 ,树立健康的、积极的审美标准 ,而摈弃病态的、落后的审美趣味。韩国电视剧《青青草》的男主人公车泰勇性格乐观直率 ,有着坚强的信念 ,充满不知妥协的正义感 ,虽然吃亏的事情经常发生 ,但他认为信念比眼前利益更重要。这样一个平凡的、对弟妹悉心照顾的充满爱和勇气的男人一下子成为全韩国男性甚至是全世界男性的榜样。荷兰军舰 “七省号”的水兵看了前苏联导演爱森斯坦的影片《战舰波将金号》后真的起义了 ,于是欧洲的评论家说爱森斯坦比一个红军师还要危险。
    反过来 ,一部不良的影视作品对青少年的误导也是相当具有负面效果的。如美国格里非斯执导的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丑化黑人、美化白人三 K党 ,它于 1915年 3月在洛杉矶首映 ,由于宣扬了种族主义 ,影片上映之日成了美国各大、中城市骚乱和抗议频起之时。美国“全国促进有色人种福利协会”领导了规模最大的游行示威,抗议影片对黑人的种族歧视 ,声讨影片煽动了对黑人的仇恨情绪。当时发生了激烈械斗 ,并引发流血和死亡事件 ,于是影片在一些城市被禁止放映。 [11 ]再如 ,在 20世纪 80年代初香港电视连续剧《上海滩》热播 ,尽管好评如潮 ,万人空巷 ,但描述黑社会生活的情节在当时也对青少年曾造成一定的负面效应。
     另外,现行的影视教育如前所述,基本就是影视艺术教育的代名词而忽略了影视包括更广阔的内容。以电视为例,如CCTV—10的“百家讲坛”栏目,天文地理、生命起源、社会自然、人物传奇……什么都有 ,受到来自不同学科、不同阶层的观众的欢迎 ,但我们的教材中很难找到这些知识的踪影 ,即使偶有涉及 ,也是蜻蜓点水。有一位理科大学生感叹说 ,以前看《红楼梦》只关注爱情故事 ,并不觉得它的伟大 ,而观看了“百家讲坛”里的 “红楼六家谈”如“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系列 ,才明白《红楼梦》的经典性。所以说 ,让大学生多观摩好的影视作品 ,就能使他们接触到专业以外的各种边缘知识。对于文科学生来说 ,可以使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更合理 ;对于理科学生来说 ,可以接触到非专业知识 ,充实他们的知识库 ,提升知识水平。
    1. 2转变教学观念 ,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电影思维能力。
    大学影视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培养专业的影视工作者 ,或者是培养一批高层次高质量的电影评论家 ,它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电影思维能力。在国外 ,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电影思维能力是他们的主导思想 ,电影思维已经被作为一种普遍性的思维方式来认识。
    影视作品是一个由二维画面、三维深度幻觉、时间纬度再加上声音元素构成的多维时空的声画结合的视听语言体系 ,所以 ,影视比文学、音乐等时间艺术多了立体、多维的空间 ,比美术、雕塑、建筑等空间艺术多了时间纬度。路遥小说《人生》中刘巧珍结婚的情节,读者要通过作者对婚礼的描述并通过想象才能完成艺术的再创造 ;而电影《人生》则以刘巧珍穿着一件大红袄盘着腿坐在炕上开始,以很响的唢呐声结束,给观众一种直接的视觉听觉冲击,也就是说,观众以对画面和音响的同时感受取代了文字的线性阅读。所以,影视向我们展示的不仅是它的艺术内涵、表现手段,更包括了从它的表现手段中折射出来的多平面的、多方位的立体化的思维模式:拍摄角度的变化、长短镜头的交替、景别的选择、蒙太奇的变化、声音的加入..。它被运用于影视中,国外的一些学术著作,其论据往往旁征博引,涉猎众多,其论辩往往海阔天空、纵横驰骋。把他们的著作与影视做一比较 ,会发现其思维模式如出一辙。二者之间 ,谁影响谁无关紧要 ,重要的是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思维上的优越性 ,我们应该借鉴它 ,在高校影视教育中应该让学生学会运用这种思维方式 ,使他们走向社会时能较好地运用这种思维方式 ,从而具有创新精神。
     2.确立影视教育合理的学科地位
    我国高校的影视教育欲求更大的发展 ,就必须形成一个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完整的影视教育体系。在这体系中 ,影视教育应当确立一个合理的学科地位 ,然而我国在这方面恰恰没有迈出关键的一步。在开设影视课程的几百所高校 ,除了北京电影学院等专业学校外 ,把影视课程真正作为主干课的很少 ,即使是专业课的也不多 ,基本上是一门选修课。这一局面如果不改变的话 ,将严重阻碍中国高校影视教育的发展。所以 ,笔者认为应该给影视教育在各个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教育学院必修课的地位 ,在课时、设备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保证 ,让未来的教师有机会接受较系统的影视教育 ,以推动中小学影视教育的发展。
    3.要推动中小学教师影视继续教育
    在目前的影视教育体系中 ,中小学的影视教育多为零散状态 ,没有专业的教师队伍 ,影视教育由语文教师或音乐、美术等艺术教师承担 ,因为很多教师没有接受过较系统的影视教育 ,其影视水平与学生处于同一层次。我们说 ,没有基本的教育队伍 ,就谈不上开展影视教育。中小学生没有接受良好的影视教育 ,到了大学阶段又只有选修影视教育的份 ,接受教育的课时相当少 ,这样根本不要去奢想他们会有很好的影视思维能力 ,就连评价一部影片的思想和艺术方面也是很浅的 ,属于纸上谈兵 ,让人叹息不已。
基于此 ,笔者认为 ,要充分利用本校是教育学院的优势 ,开展影视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指南》中明确指出 :“本课程属于知识更新与扩展类 ,意旨在拓宽学员的知识面 ,提高学员的影视鉴赏水平 ,培养活动课程的教学能摩、拍摄能力。 ”其实 , 在提倡精神文明和素质教育的今天,无论承认与否 ,中小学生的影视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所以 ,加强中小学教师的影视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4.影视教学需要师生、学校、社会齐心努力
    “培养影视思维能力”口号的提出 ,对影视教育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影视教学要从过去的知识教育转向方法教育。所以 ,我们除了日常的影视教学中 ,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
    4. 1教师本人要积极进修 ,尽快提高影视思维能力 ,这样才能更好地去指导学生 ,做好教学工作。
    4. 2教师要积极开展影视教育的课程和讲座。问卷调查显示 ,觉得有必要开影视鉴赏课的学生占 76% ,无所谓的占 120% ,没有必要的占 4%。应该说 ,大学生对影视鉴赏知识的需求还是迫切的。在本校 ,笔者认为还应继续办好 “电影周”、组织学生到电影院看电影等活动 ,而不应该一年办一年又不办 ,导致学生对影视特别是 “电影”特别淡漠。
    4. 3必须加强对学生影视评论活动的引导 ,最好是办一个影视鉴赏的学生社团 ,并定期搞一些活动 ,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
    4. 4努力保持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目前我国盗版片很猖撅 ,国外很多影视作品从非法途径流入国内 ,有很多糟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付中国青少年的方法之一就是妄图使用一些影视作品来宣扬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人生观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如美国影片《独立日》里 ,美国的国庆日竟然成了全世界人民获得解放的日子 ,美国总统也成为拯救全世界人民的英雄。还有 ,网络里的一些影视作品也不是很健康。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校园的文化环境 ,建立自己的优秀影视作品库 ,利用多媒体教室等渠道进行传播。
    4. 5发动社会力量 ,积极寻求支持 ,改进教学设备 ,引进师资人才。
    我们前面谈到影视课程最重要的就是训练多维能力 ,而训练的最佳选择是以实践带教学 制作实践中学习电影。困难的是它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 ,一般的高校 (尤其是象我校这样的市级专科院校)很难具备这样的教学条件 ,所以就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来解决设备问题、资金问题、场地问题、人才资源问题等。比如本校 2004年 5月举办的 “电影周”的经费 ,就是学生处老师努力从社会筹得资金而举办的。
    总之 ,在 21世纪的艺术教育格局中 ,影视教育的发展是必然的 ,我们没有理由漠视它。让我们一起来重视高校影视教育 ,为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而努力吧 !
参考文献 :
[1]朱晋州 .电视传媒对我国儿童的影响 [J ].大地 2003年第 16期
[2]程善邦 .影视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 [J]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 2001年 5月 ,第 18
卷第 3期
[3]、[4]原教育部文件 (85)教高一字 008号 .关于高等学校开设电影课程的情况和意见
[5]胡雪梅 .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影视教育[J ].济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 6期
[6]陈旭光 .电影艺术讲稿导论一 :课前的话 [ M].新世界出版社 2002年 5月第 1版第 2页
[7]电影艺术讲稿 [ M].第 42页 ,同上
[8]电影艺术译从 [ M] . 1981年第 2期 ,第 175页
[9]电影艺术讲稿 [ M].第 49页 ,同上
[ 10]影视文学教程 [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4月第 1版
[ 11]彭吉象 .影视鉴赏 [M] .第 142页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 7月第 1版
网站首页    |    励志简介    |    励志动态    |    励志大事记    |    政策法规    |    影片介绍    |    电子报刊    |    微电影大赛    |    影评活动
技术支持:中邦网络
励志online小程序
励志online公众号